此前,外资文物拍卖可望在自贸区内获得政策放开的消息传出后,就有许多拍卖业内人士表示了乐观,他们大多表示,引入外资,将有助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做大,而对于外资加入引发的竞争,大家表示并不担心。
但现在看来,政策的制定者明显是有所担心。担心什么?我揣度,大约是担心,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,如果没有大人在旁边扶着,就让他乱跑,会是什么后果?
中国艺术品从有公开市场至今,不过区区十五六年,现在活跃在市场上的那些内地收藏大鳄们,倒推20年之前,恐怕连“四王”的名字都背不清楚。一个尚在发育中、艺术品收藏理念还在被“投资”两个字主导着的幼稚市场,管理部门在大力促进其健康发育的同时,小心谨慎地释放市场风险,也是有其拳拳爱意在里面的。
从对于拍卖行不保真的法律条款设定,到外资不得介入文物拍卖的法律约定,都体现了这种良苦用心。而在健全、成熟的市场里,上述保护条款是不可能通过的。
限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文物拍卖,本身就是对于目前民间艺术品投资热情过高,盗墓行为猖獗,所谓天价频出导致人性贪欲释放等现象的集中担忧。但是,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渐成熟,外资逐渐有序、规范地被导入中国艺术品市场,将是一种大趋势,人们不用为此感到担心。
同时,人们也无需认为此次的限令未开是场空欢喜,毕竟,从允许内资使用外资拍卖公司商标,到允许外资公司在内地举办拍卖预展,到允许外资在境内设立合资拍卖公司,再到允许外资在境内设立独资拍卖公司,这一步一个脚印,也不过短短七八年,而且政策的开放明显在提速。
从今年佳士得上海秋拍开始,外资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业务将是一个新的开端。虽然一开始,只会在当代艺术和奢侈品方面开垦,但至少会将规范的国际行业标准引进来,通过一批人员的培训,传达外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规范性。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拍卖界的“黄埔军校”,将诚信、规范、守法等艺术品拍卖应有的现代商业文明更加地普及。因此,外资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,对国内的从业人士来说,就是一次巨大的学习机会。
至于内外资拍卖公司是否能合力将上海的蛋糕做大,则要看这些行业规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体现。否则,光有数字的飙升,是无法说明艺术品本身所蕴含的人类文明高度的。也因此,我们回避那些光有钱的所谓收藏家,因为他们没有让我们看到与他们的财力同比例的收藏文明。